纳税识别号是用来标识纳税人身份的唯一且法定的号码,每个企业的纳税识别号都是唯一的^[2]^。
纳税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编号,共15位。编码规则是,第1位为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第2位为机构类别代码,第3到15位为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顺延后分别代表市、区、县,后9位是主体识别码(即组织机构代码),是税务识别的关键,也是这个纳税人的终身不变的识别代码^[1]^。现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统一规则编制,方便大数据信息归集与检索,较传统9位、14位营业执照有更强的信息识别力,可在组织机构代码和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各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中共享^[4]^。
纳税人识别号20位2025年的最新变化是:国家税务总局在原纳税人识别号18位的基础上,增加了前缀码,统一为20位码。前18位与原18位纳税人识别号一致,第19位至第20位为生成年度代码,其中第20位取值范围为0-9,表示生成时的年度,2025年的年度代码为“5”。
新系统中的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机关在内部使用,对外保持不变,不会对纳税人的权益产生影响。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议到税务局官网或咨询税务局工作人员。
纳税人识别号20位的注意事项如下:
确保号码的准确性。一个20位的纳税人识别号包括行政区划代码、税号、企业性质等,可以通过查询该号码的前几位来大致确定企业类型。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唯一代码标识,由15位、18位或长18位字符组成。在发票上和企业的有关证件上都会使用到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是保证纳税人不变动的代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