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2]^。
具体来说,就是从业人数不超过规定的标准,资产总额也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总应纳税额是低于限定金额的,这一类企业就可以称为小型微利企业^[1]^。其中,具体指标还需要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通过税务部门的审核,才能获得认定^[2]^。
小型微利企业的2025年最新变化如下:
首先,小型微利企业在2025年的税收政策上会有一些变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上6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将不再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政策。这一变化意味着,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将按照全部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而不再仅基于利润的5%或10%来征收。
其次,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的变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小型微利企业不再受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限制。这意味着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如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达到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但利润水平也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也可以被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
此外,小型微利企业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如企业类型的变化和税收优惠的变化等。但具体到2025年的变化情况,建议您关注相关部门的公告和政策,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小型微利企业是一种税收优惠性质的企业类型,主要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小型微利企业的注意事项有:
1. 必须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即符合一定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条件。
2. 必须按规定报批才能享受税收优惠,即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备案,未经批准的不能执行优惠。
3. 小型微利企业如果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可以在当年按12%的税率计提并扣除企业所得税,这将大大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如果超过100万元,就需要按35%的法定税率计提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需要注意控制应纳税所得额,以最大化享受税收优惠。
4. 小型微利企业需要按规定报送相关资料,并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和监督。企业应当确保提供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可能会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审批和优惠的享受。
总之,小型微利企业是一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需要注意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以最大化享受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