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风化:岩石颜色仅沿裂隙表面有所改变,岩体完整性好、风化裂袭隙少见,物理力学性质与原岩相差无几。
2、中风化:岩体表面及裂隙表面大部分变色,断口颜色较新鲜,岩体一般较好、原岩结构构造清晰、风化裂隙尚发育、时夹少量岩屑,单轴抗压强度度为原岩的1/3~2/3。
微风化】: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
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
1不同岩石的各风化带的分布、埋深与厚度变化。
2风化岩与原岩矿物、组织结构的变化程度。
3风化岩的透水性和富水性。
4风化岩内软弱夹层的分布范围、厚度与产状。
5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岩土技术性质。
6当地的建筑经验。
11.4.3 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探有下列要求:
1勘探工作,除钻孔外,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并应与标贯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120、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相结合。
2勘探点间距宜为15~30cm,并可有一定数量的追索、圈定用的勘探点。钻孔深度:一般性钻孔应穿透残积土和全风化岩;控制性钻孔应穿透强风化岩。
3在残积土、全风化岩与强风化岩中应取得Ⅰ级试样,在中等风化岩与微风化岩中岩心采取率不应低于90%。
4岩土技术性质指标和参数的确定应重视室内试验结果与原位测试的结合。
11.4.4 在室内试验中,对风化岩应进行重力密度、比重、吸水率、
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花岗岩类残积土和全风化岩应进行细粒土的天然含水量、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等试验,其值可按本规范附录J计算确定。
11.4.5 对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尚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岩石风化程度进行分类。花岗岩风化程度与残积土亦可按表11.4.5的规定分类:
2风化岩与残积土的承载力宜采用原位测试方法,结合理论公式计算确定;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的有关规定确定。
3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变形计算参数:
1)风化岩与残积土地基的变形模量E 0 可采用载荷试验确定,亦可采用旁压试验、标贯试验或超重型动力触探N120试验结果结合类比验证确定:
2)花岗岩残积土的变形模量E0,可用标贯试验的杆长修正击数N按下式,并结合建筑经验确定。
E 0 =2.2N(11.4.5)
4评价设在风化岩与残积土中的桩的承载力和桩基的稳定性。
5残积土和不同风化程度岩石的透水性、地下水的富水性与不同层位间的水力联系,分析其对土压力计算、地下设施防水、明挖、盖挖与暗挖施工时的土体稳定性及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分析风化岩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的组合情况,并就其中与开挖面关系上的不利组合进行稳定性评价。
7对易风化岩石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支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