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 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结合本专业实际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 临床医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包括公共课、公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本次课程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1 核心课程建设的短板
公共课是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等。 这类课程的设计并不合理。 首先,课程太少。 二是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不同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可选择不同的公共专业基础课,如急诊医学、临床检验理论与应用、影像医学理论与应用、临床药理学、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与临床多个学科密切相关。 当然,它是当代医学研究生的必选课程。 然而,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学分,只选择一些容易通过考试的科目,从而没有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的目标。 应该明确必须学习哪些子专业,包括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教学计划中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基本遵循临床医学学位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对临床医生必备的临床技能和专业态度的培训。 要知道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毕业生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模块体系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类似。 大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已在本科阶段完成学习,由各教研室组织实施。 它们缺乏系统性和标准化,涉及临床医学的前沿进展。 课程内容很少[1]。
1.2 核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由此可见,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应从根本上改变,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最终保证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持医疗健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首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强调“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按照一级学科培养要求设置学位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康复医学考研学校排名,学科之间开始相互渗透、影响和制约。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跨学科、横向联系,开设跨学科课程,增设反映当代医学科学前沿、富有内涵的高水平课程和综合专题讲座。启发创新思维,逐步形成体现医学科学性、符合学科发展主流、符合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2]。 与医学各二级学科相关、密切相关的学科应列为公共必修课。 康复医学就是这样的一门学科。 逐年取消无用的课程,增加反映当代医学发展的学科。 ,只有这样,医学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建设才能逐步完善并适应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 这将使研究生打下宽广的基础,全面掌握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新动态,以便毕业后从事临床专科工作时开阔思路、开阔视野,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
2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康复医学教学现状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教育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康复技术人才需求量约为30万人[3]。 然而,目前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康复人才很少,具有临床专业学位、懂康复医学知识的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本科阶段,虽然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但康复医学的教学时数有限。 教学内容虽少,但教学内容却很多。 所治疗的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多种疾病,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一讲解,这就带来了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而且由于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在准备考研,上课出勤率不高; 同时,学生没有见习期或实习期,无法充分认识康复医学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康复医学教学尚属空白。 目前各学校尚未将其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程或公共基础课,值得深思。
3 康复医学课程纳入核心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30多所本、专科学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4],康复医学课程已被纳入医学院本科生和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但尚未已被纳入研究生。 核心课程这一缺陷亟待改进。 因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任何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都应该理解完整的医学体系的概念。 临床、预防、康复、保健“四位一体”构成综合医学。 没有康复医学,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医学。 任何一种药物的缺乏都意味着医学模式的缺陷。 因为我们的研究生将来肯定会走向临床岗位。 如果只掌握本专业(二级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治疗患者时视野不够开阔。 他们的思维会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不能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会造成延误康复、延长病人康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后果,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如果不掌握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就会缺乏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措施。 不掌握现代康复理念的医学硕士不能算优秀硕士,而康复医学才能真正体现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康复医学课程应纳入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学位毕业生。
3.1符合国家卫生政策和临床专业学位毕业生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不再满足于治疗疾病、挽救生命,而是病后如何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公众对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提出了“人人康复”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保障全民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5]。 康复医学是这一制度实施的保障。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于1998年正式启动,同年颁布实施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即,要求研究生培养结束时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相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临床工作水平要求[6],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临床高级专门人才,康复医学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康复医学考研学校排名,必须具备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独特的评估和分析方法。康复医学的治疗技术解决患者的功能障碍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制度。 这就要求拥有临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成为专科医生之前必须具备完整的医学体系和全科医学思维能力,从而减少因专科无限细分而带来的治疗头痛、治疗疼痛的专业弊端。 研究生了解了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后,将来在临床工作中又多了一种选择。
3.2 康复医学的地位和作用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第一医学)、临床医学(第二医学)、保健医学(第三医学)并列。 它被称为第四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重要位置。 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仅疾病必须治愈,疾病治愈后人的整体功能也应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不仅要生存,而且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够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尽管许多临床各学科的疾病都得到了医生的救治,挽救了生命,但大多数患者仍然存在各种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质量。 康复医学在整个现代医学中的这种独特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或完全取代的,因为康复医学诞生的土壤就是临床医学的局限性。 康复医学利用功能训练,通过补偿或替代的方式来增强患者的实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医学非常重要的拓展和延续。 康复医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7]:①解决临床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减轻临床治疗负担,提高疗效; ③康复医学可以显着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 ④康复医疗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⑤ 康复医学开辟了开发和保护潜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新途径; ⑥ 康复医学有助于节省社会费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⑦康复医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⑧康复医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3 康复医学与临床多学科的联系 康复医学属于广义的临床医学,但它不是临床医学的延续和重复,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补充。 康复医学的诞生源于临床医学的局限性。 康复医学发展初期主要集中于骨科和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治疗; 后来逐步开始为心肺疾病、器官移植、肿瘤患者提供康复治疗。 随着康复理念的更新和综合康复理念的传播,康复医学的范围逐渐扩大,与临床学科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逐渐从以功能障碍为主要治疗对象转向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如急性期、ICU病房等。 床边治疗、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培训等。康复医学有与其他临床学科融合的趋势。 康复治疗已成为临床各学科整体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在疾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使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共同形成整体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功能是医学永恒的主题。 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要求。 医学最终要解决的是病人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从广义的康复医学概念来看,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各种疾病经过临床治疗后都有一个恢复过程,特别是一些破坏性较大的疾病,如截肢、烧伤、器官移植、关节置换等,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各种精神和功能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整个临床医疗后期应该包括康复医学的治疗部分。 因此,临床学科的发展可以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 同样,康复医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各学科的发展。 因此,康复医学与临床学科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有必要将康复医学纳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课程。 符合国家卫生工作方针、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发展规划的要求、新医疗模式的要求。 为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综合性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康复医学核心课程建设
4.1 内容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毕业生培养具有现代康复理念、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高级临床医师。 因此,其课程和教学计划应紧紧围绕临床各科室疾病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内容。 因此,教学内容应立足教材建设,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临床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杜绝重复内容的教学。 每年的讲授内容都要补充新知识、新理论,全面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形成以临床疾病多学科融合为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 具体来说:总论部分可以强调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专着可以从“典型病例”入手,如脊髓损伤康复、颅脑损伤康复、颈肩腰腿疼痛康复等。与临床各科室密切相关。 疾病,引出针对不同疾病的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的讲解,并添加“康复治疗”的实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康复医学知识,为以后的康复打下基础。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教学方法
4.2.1 PBL康复医学教学内容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多个学科。 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不适合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在教师的总体把握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检索系统、互联网、多媒体教材等现代学习手段进行自学,强调学生主动习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和潜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8]。 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三大优势。 首先,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代替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其次,PBL教学采用一体化的理念和方法,包括跨时间的纵向一体化和跨学科的横向一体化。 它以案例和问题为线索,模糊了学科界限,凸显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意识,更好地适应现代临床医学的要求。 第三,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还培养了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技能,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联合研究能力、主持能力、倾听能力和文献运用能力等。[9] -11]。 康复医学学时较少,理论22小时,实习8小时。 由于实习时间太短,更适合PBL教学。 在学生实习之初,我们根据不同的亚专业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向各组提出诸如“如何设计偏瘫最佳治疗方案?”、“如何建立最佳康复流程”等问题。是不是颈椎病?” ”、“如何建立脊髓损伤的临床路径?”等临床相关问题,然后让学生查找文献,结合临床患者,运用团队的集体智慧,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出院前一天进行总结,终于得到满意的答复[11-12]。
4.2.2注重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更多关注临床诊断、治疗和功能恢复。 临床医生必须做到早期康复诊断和治疗,才能减少残疾的发生,因为他们处于临床第一线,他们最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因此,临床医生是最有效的康复专家。 康复医学中的许多治疗技术是所有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早期将肢体放置在良好的肢体位置、转移技术、步行训练等,这些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其他临床科室的患者。 应用。 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技术,可以将康复治疗设备的彩色图片、具体的康复治疗技术操作流程、康复评估方法制作成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直观、生动地进行讲授。音视频的形式,以及老师的实时讲解和分析,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形成互动[13],让学生生动、深入地理解所教授的临床理论和实际操作。 如果课堂教学中能够安排实践课,提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4.2.3将科研理念融入临床康复医学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时刻注意向学生传授好的科研思想,使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得到启发,因为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立即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准备毕业论文。 康复医学课程涉及的评估和治疗内容是研究生科研思想培养的最佳途径。 比如对于骨折患者,能否突破传统观念,让患者尽早开始负重和功能训练? 我们可以先制作一个骨折的动物模型。 制动期间,我们让动物提早负重,开始功能训练,同时设立制动组。 然后对两者进行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等方面的评估,从而为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负重和功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康复医学课程涉及大量国际评分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因此,他们为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素材。 康复医学涉及的疾病种类比较齐全,所以各个亚专业的研究生大家都可以分享这些量表来服务于自己的毕业论文。 科研思维始于教学,在临床实践中形成,应用于临床工作。 这是我们培养21世纪优秀医学人才的基本理念。 培养科研能力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强烈的科研意识、严谨的科研态度、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的医学人才应该是适应当前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科研、教学思想的“三位一体”优秀人才。 这是我们的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14]。
4.2.4 教材建设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 本科康复医学教材第一版由南登坤教授于1994年编辑出版,修订后的第二版已列入卫生部规划教材系列。 。 其他还有《运动治疗技术》、《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医学评估》、《社区康复》、《职业治疗》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为研究生编写的专业参考教材。临床医学学位和康复医学和物理治疗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在其他学位课程中,已经为研究生出版了许多教科书。 这套研究生教材应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广度和深度,反映专业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并包括临床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内容。
4.2.5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康复医学考核内容应定位于基本概念、基本技术、考核方法的选择和解读,与提高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教学目的相一致和临床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日常表现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形式[15]。
5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治意识的增强,人们要求病后高质量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疾病的早期就介入康复治疗,使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 提高功能性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能力,促进人们整体功能的恢复。 康复医学不是临床医学的延续和重复,而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补充,弥补了临床医学的局限性。 通过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明白康复治疗不仅仅是康复医学的医生和治疗。 这不仅是教师的问题,也是所有临床医生的问题。 每一个研究生都应该把康复理念和康复技术融入到具体的临床工作中,把康复技术和方法变成临床诊疗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有效服务患者,最终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尽快为家庭和社会服务。 因此,康复医学教学已成为整个医学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医学与临床学科相辅相成。 因此,具有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临床研究生必须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康复诊疗理念带入临床工作,保障临床医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康复医学必将成为医学的前沿学科。 广大临床医学研究生面临着社会和患者全面、更加严格的康复需求。 因此,将康复医学纳入核心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