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命学院)前身为清华大学生物系。 始建于1926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生物学家。 30余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系院士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在清华大学工作。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改制时并入其他大学。 1984年重建系,2009年9月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生物科学技术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生命学院拥有“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理科(生物)基础科学人才培养优秀基地”; 2004年至2006年,“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部三届年检中均被评为优秀基地。 2006年,生物系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 生命学院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实验室。 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
学院
作为清华大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探索教师聘任管理模式,现已建成一支学科布局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一流。 截至2023年底,学院在职教职工总数达660余人,其中教师91人(教研系列64人,教学系列7人,科研系列20人),现场博士后200余人。 教研系列教师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
学生培养及课程设置
生命学院坚持教书育人,要求骨干教授到教学第一线讲学,打造了许多精品课程。 2003年,4门课程获批创建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名校课程。 生命学院教育特色鲜明,广泛采用先进原版教材。 其中,生物化学(1)、生物化学(2)、遗传学、分子生物学4门专业核心课,重大疾病分子机制、微生物学2门专业选修课,全部采用英语授课;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物学概论》均采用双语教学。 绝大多数教授负责本科生的教学,部分教授、副教授还负责两门课程的教学。 在考察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课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办学条件,初步确定了一个相对“简洁”的课程结构。 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从而拓宽学生的选课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 为加强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增加实验课程比重,增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和选课的愿望和要求。 同时,充分发挥高水平科研平台作用,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从2011年开始,学校每年从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选拔15-20名学生,为对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立志做出成绩的学生设立“清华院生命科学实验班”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平台,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教学。 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科研实践、优秀科学家的指导以及多种国际交流渠道,努力培养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研究人才。
生命学院开设的必修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与实验、生物化学与实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部分选修课程包括: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动物生理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基础、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脑疾病生物学研究、基因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等。
科学研究
生命学院的主要研究目标聚焦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重大科学前沿和技术领域。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膜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分子酶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藻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生物芯片、膜生物工程、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中药现代化与生物制剂等。在基础研究领域,生物系发表的生物SCI收录论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茅。 多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PNAS、EMBO、MCB、Journal of Neuroscience、JBC、The 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AIDS、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Virology、Developmental Biology等杂志上以及其他国际知名出版物。 蛋白药物、生物芯片、生物材料等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罗永章教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陈国强教授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荣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正在产业化。
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力和竞争力迅速增强。 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约4000万元。 获国家级科研、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6项; 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100余项,人均科研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交流合作
生命学院高度重视交流工作,采取师生交流、互聘教授、合作研究、国际会议、教育资源互补等方式拓展学生视野。 近年来,部分学生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留学加拿大的大学、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芬兰的阿尔托大学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 、瑞士苏黎世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等国外大学一个学期。 参加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他们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不仅让他们接触了当前生物研究的前沿,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开阔了视野。 生命学院还邀请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做学术报告。 同时,学校设立生命学院讲座教授席,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和校友为学生授课,探讨他们的研究经历和成才感悟。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布朗、约瑟夫·戈尔茨坦、菲利普·A·夏普)在参加“21世纪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后,与本科生进行了讨论。 三位科学家的共同印象是“清华园非常漂亮,大学里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业前景和毕业生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加乐观。 目前,我国40%的本科毕业生在免试研究生院就读; 40%-50%在国外继续深造; 10%有工作。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 是活跃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和管理学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例如,1989年本科毕业生施一公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2003年,他获得了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欧文·西格尔青年研究员奖。 他也是这个奖项设立17周年。 首位获奖的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学者; 1990级本科毕业生刘向军荣获2003年度世界百位青年创新人才; 王帆,1993年本科毕业生,荣获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颁发的2004年斯隆基金会奖研究奖学金获得者。 历史上共有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国著名学者李政道、李远哲、丘成桐等均曾获得斯隆研究奖; 1996年本科毕业生石松海荣获2001年世界唯一最佳青年科学家奖(2001年特等奖获得者),并受邀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百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2000届毕业生颜宁荣获2005年科学杂志(北美)青年科学家奖; 2001级毕业生苏颖被推荐为孟安明教授指导下从事“斑马鱼Dpr2通过促进Nodal受体降解抑制中胚层诱导”的研究。 研究成果以联合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本专业不招收色盲或色弱考生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只有英语为母语的考生可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