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录取分数线是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在各地的招生名额和当地考生报考情况确定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与实际分数线相差无几。
学校的预录取有可能不被接受
一些学校的名额分配也发生了变化,如2006年复旦大学在安徽招收的文科生不够,剩下的名额就给了理科,结果理科的实际分数线比预计分数线低了6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降分。
也就是说预录取分数线很少会变,就算变也是往下走,一般能达到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放心了。
当然,这是在申请表上填写“服从志愿”的情况下的情况,如果不填写,可能会因为所报专业分数不够而被拒,这种情况下,被拒的几率是很大的。
预录取和录取之间的区别
预录取是指学校对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行审核,并根据学校招生章程的规定,准备将考生录取至学校的某一专业,然后将录取要求上传至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等待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确认和批准。
出现“预录取”是因为考生被录取的学校招生计划还未完成,此时考生查询的录取信息处于“预录取”状态,一旦学校招生计划完成,“预录取”状态将变为“录取”状态,因此显示为“预录取”状态的考生不会被拒绝。
在录取过程中预录取会不会录不上,考生的档案分为6种状态。档案首先被提交到某个学院预录取会不会录不上,此时档案状态为“学院审核中”,这意味着学校正在审核每个考生的基本信息。这是一个审核过程。当学院在电脑中标记其录取或拒绝意见,例如录取哪个专业,或者拒绝并注明原因,然后将其提交给省教育考试院时,考生的档案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被预分配专业的考生称为“预录取”,被拒绝的考生称为“预拒绝”。
如果省教育考试院同意此意见,则“预录取”考生的状态将改为“待录取”,而“预拒绝”考生的档案将返回数据并变为“可自由报考”。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还有一张纸质的录取表,当省教育考试院人工审核这张录取表时,这些考生的状态将改为“已录取”,这意味着这些考生已被正式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