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古城南京在寒冬中迎来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上午10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全国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广场隆重举行,降半旗,奏哀乐。
约8000名胸前佩戴白花的各界代表低头致敬。86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残酷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害、古都南京遭到满目疮痍、无数人民流离失所……那是南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9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毅英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这位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6位亲人的老人发自内心地说:“历史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时间,记住它是为了防止它再次发生。”
北京丰台区,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上午10点南京大屠时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的广场上,身着深色衣服的人们神情严肃,手中的菊花在风中微微颤动。雄壮的国歌响起时,人们齐声高唱;国歌结束时,人们低头肃立。
除了举行追悼会,博物馆当天还为观众安排了专题讲座,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件件文物让人震撼,英雄们的故事让人感动。北京印刷学院学生林若桐说:“没有革命先烈们牺牲生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厅里,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的抗日英雄纪念碑,象征着抗日英雄精神的永恒。追悼会开始后,人们向纪念碑敬献蜡烛,博物馆青年志愿者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纪念碑文”。
当天,该馆还精心准备了100张抗战历史思考卡,让孩子们写下自己最想对英雄们说的话。沈阳“九·一八”历史馆馆长范丽红说:“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抗战的敬意和哀悼,唤起他们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和坚守。”
在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党员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前,86名青年学生集体朗诵《和平宣言》。“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昌盛……”铿锵有力的宣言,诉说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志向。
在著名的农民抗战发生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坂泉镇元子垭村,当地村民和32名小学生自发来到元子垭保卫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献上鲜花,瞻仰抗日烈士纪念塔。“誓死保家卫国的烈士们的精神,不能忘记。”坂泉镇元子垭小学六年级学生林浩说,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好好学习、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