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题:18岁青春这样起航——三代大学生的入学记忆
新华社记者 沉阳 袁如婷 白敬丽
大学是人生重要阶段的开始,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聚集在同一个校园,共同追寻青春的梦想上饶师范学院学费多少,这是很多人永远难忘的记忆。9月1日,又是新学年的开始,记者走访了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记录下他们入学的美好记忆。
校园环境在变化,但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
“学校这么大,环境这么美。”这是大一新生谢金丽来到南昌大学的第一印象。宿舍有空调,可以住四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就错过了这么好的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校园环境与今天完全不同,但大学新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是一样的。
“一个宿舍有八张床,七张睡觉,一张放行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孟子伟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了,但他对40年前的大学生活仍记忆犹新。他说:“和今天相比,那时的教学设施设备非常简陋,但大家整天埋头读书,全神贯注地学习。”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居民万新荣是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大学期间我看了很多书上饶师范学院学费多少,班级也经常组织活动,比如看电影、郊游。”万新荣说。
万新荣在青岛上大学,离家很远,当时通讯技术落后,他只能用书信来记录对家人的思念。来自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毛国刚就幸运得多,“宿舍装了电话,买张电话卡就可以打电话回家。”毛国刚1998年上大学,那时宿舍不仅有电话,台式电脑也能通过电话线上网,但网速极慢。
如今,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的标配。“我们用支付宝办理食堂饭卡,不用带现金。”云南大学大一学生刘雨欣说。WiFi覆盖整个校园,我们随时可以通过微信视频与家人联系。当然,我们也可以随时访问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大量学习资料。
交友方式在变,但同学情谊不变
1978年,24岁的张建民从湖南湘潭县偏远农村出发,口袋里揣着一个用杉木板做成的中型木箱和36元钱,走进省城长沙的大学大门。木箱里装着一本笔记本、一支钢笔、一个脸盆、一个热水瓶……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年人很热情,领着我们办理了入院手续,还带回来一堆票,有热水票、洗澡票等。”65岁的张建民回忆起40年前的青春岁月,仍感慨万千。
和张建民一样,刘婵上大学第一天印象最深的也是迎接她的学长们。1996年,刘婵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我记得我们在学校老体育馆报名,学长们给我们指路。”刘婵说。
进入大学后,性格开朗的王伟感到宾至如归。“我加入了学生社团和学生会体育部,不仅认识了很多人,还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王伟如今是云南一所大学的老师,他说,大学社团和学生会的经历至今让他受益匪浅。
得益于网络的便利,谢金丽刚被南昌大学录取,就通过贴吧找到二维码,加入了新生微信群,开学前她就“认识”了几百位新同学。
资助方式在变,但爱心不变
李君兰今年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国际商贸学院,她家曾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胡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已经脱贫,但仍享受扶贫政策。
“我获得了5000元入学补助、1000元路费补贴,还申请了家乡8000元助学贷款。”李君兰说,教育扶贫政策让她上学时不用担心学费和生活费。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政策并不新鲜。万新荣告诉记者,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凭贫困证明到南昌市高校招生办公室领取了10元的资助。“10元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钱。”万新荣说,作为一名贫困生,在校期间不仅免除学费,每月还能领到生活费,扣除伙食费,还剩下2元零花钱。
毛国刚的家乡位于鄱阳湖畔,1998年洪灾中他家受灾严重。江西农业大学在核实其家庭受灾情况后,免除了他一半的学费,并为他申请了3000元助学贷款。
如今,除了助学贷款外,还有贫困补助、奖学金、助学金、财政资金、企业和个人捐款等,捐资助学政策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