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师罚跪终生难忘;少年从军走向人生第一站;住熊公馆苦读万卷书;从小天地走向大世界;被迫与文学告别;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年轻人,从旧军队的抄写员起步,一步步走向文坛,走进中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及文学大师的行列;一个在中国文坛大放异彩的作家和教授,在新中国建国前夕突然停止了他在文学天空的飞翔,永远地退出了文坛;他在博物馆研究古代服装和战国铜镜多年,有外国人特地向中国有关方面询问他的近况,得到的答复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他本来可以获得1988年诺贝尔文学,但他此时已经去世几个月,只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的一生让人感叹嘘唏。他不是别人,就是凤凰骄子沈从文。
【人物小传】
沈从文(1902·12-1988·5),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1917年入地方部队当兵,后进入湘西护国联军部队办理杂事。1922年离开湘西去北京发展,1923年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同时练习写作,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徐志摩、周作人、鲁迅齐名,创作以小说著称,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1928改执教鞭,先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兼任《大公报》、《益事报》等文艺副刊主编;后曾先后在辅仁大学、青岛大学、武汉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受到郭沫若等人的批判,1948年12月31日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
【精华素材】
被老师罚跪终生难忘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有一次,他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戏,戏看完了,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去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第二天,他硬着头皮上学,没想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级任老师毛先生。毛老师面带怒色,严肃地叫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毛老师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大约跪了半个小时,毛老师才叫他起来。这时,毛老师用温和的口吻,问沈从文恨不恨老师罚他跪在树下。沈从文毫不掩饰地说:“当然恨,恨你不应该在同学们面前罚跪侮辱我。”后来,毛老师把他带进办公室,慢慢开导说:“树木是往上长的,你却要往下跪。人必须要求进取,不能自轻自贱,而要自尊自贵。”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1980年,沈从文再次回到故乡参观他就读的母校文昌阁小学时,看到那棵高大的楠木树,对身边的人说起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思与用】人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要是遇到的不是毛老师,他的起步或许会是另一样子。我们并不赞成对学生的体罚行为,但是动不动就揪住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放,大兴问罪之师,甚至对簿公堂,那是极不可取的。老师固然要讲究教育的方法,但是不考虑老师的良苦用心,过分计较老师的方法,这是讳疾忌医的做法,有害而无益。
适用话题:严与爱、严师出高徒弟、知错就改等。
少年从军走向人生第一站
沈从文正处少年时期,思想活跃,报国心切,不甘落后于他人,又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条件送他上学读书,征得母亲同意后,于1917年到一支土著部队当兵,这年他刚满15岁,高小还没有毕业。后来,湘西巡防军统领,接管了这支湘西地方部队,移住保靖。沈从文决定去保靖寻求出路,几经周折,最终帮人抄写公文而得到统领部参谋处负责人的赏识,把他留在参谋处任缮写之职,每月仅4块大洋的薪金。沈从文从不计较薪金的多少,只是勤奋努力地工作,只求把缮写质量提高,赢得别人对他的好感。他节衣缩食,把积蓄得来的一点钱买了字帖、书籍沈从文代表作,更加勤奋学习,于是书法日渐进步,工作更加出色。
他在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后,偶尔在星期日,就约几个同乡好友去凭吊“天开文运”壁题或去河中游泳,体验和观赏诱人的大自然风光。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的大自然景色赐给他无穷的乐趣,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所写道:“各种生活营养着我这个灵魂,使他触着任何一方面时,皆若有一闪光焰,到后来我能在桌边一坐下来就是8个钟头,把我生活中所知道的、想到的事情写出而不明白什么叫作‘疲倦’,这份耐力与习惯,都出于我那作书记的命运。” 保靖秀丽山水和纯朴民风陶冶了沈从文,使他真正感受到山水精灵与民生疾苦形成的强烈反差,沈从文曾经深有感慨地说:“保靖是我走向人生的第一站。”
【思与用】每月仅4块大洋也干得那样欢,这让人想许多当代年轻人,刚踏上工作岗位,过分讲条件待遇,这也不愿俯就,那也不想屈尊。其实人就是要像种子一样,落在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拼命吸收周围的阳光和水分,促进自己不断成长壮大。跳槽固然是个人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但是像浮萍一样,只飘荡而不扎根,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适用话题:抱负、扎根、脚踏实地等。
住熊公馆苦读万卷书
1919年,沈从文随母亲来到芷江,在警察局谋了一份差事,每天抄写违警处罚的条子。此后,警察局又接管了征收屠宰税的工作沈从文代表作,沈从文便当上了“税官”。从事征税工作要与各式人物交往,沈从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尤其是那些屠户。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我当时的职业,倒容易去和那些专诸、要离的后人厮混。如喜欢喝一杯,差不多每一张屠桌边都可以蹲下去,受他们欢迎。”
沈从文与熊希龄有着亲上加亲的关系,于是沈从文在芷江当“税官”时,大部分时间住在熊公馆。熊希龄先生是芷江县城的高材生,后来他又官至民国内阁总理,所以熊公馆内的藏书颇多。尽管沈从文从事税收工作非常辛苦,但他总把读书装在脑海里,只要有空就钻进熊公馆的藏书楼废寝忘食地博览群书,恨不得把熊公馆内的所有藏书都读完,他几乎成了书迷,忘却了与人交往。沈从文说:“从书楼中发现了一大套林译小说,狄更斯的《贼史》《冰雪姻缘》《滑稽外史》《块肉馀生记》等等,都是在那个寂静大院中花架边的台阶上看完的。这些小说对我仿佛是良师兼益友,给了我充分教育也给了我许多鼓励,因为这些故事上半部所叙人事一切艰难挣扎,和我自己生活情况就极相似,至于下半部是否如书中顺利发展,就看我自己如何了。”
【思与用】作家是靠写作写出来的,其实首先是靠读书读出来的,莫言是这样,沈从文也是这样,他们只有小学文化,硬是靠贪婪的阅读获得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才能。我们不必都去做作家,然而阅读对每个来说都是重要。不读书当然可以照样生活,甚至还能当上暴发户,但是你难以成为精神丰富的人,而一个精神贫乏的人是难有真正的人生快乐的。适用话题:阅读、精神家园、诗书传家等。
从小天地走向大世界
1922年,“五四”运动的余波推到了湘西,沈从文抱着对新观念、新文化的强烈追求,只身闯入陌生的北京,开始寻求真正的人生。初到北京,整天无事可做,无聊中想起了湘西那秀丽山川风物,想起了沅水两岸的人和事,他便迫不及待想用文字清晰地记录下来,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笔耕生涯,希望得到稿酬来解决生活费,可他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
说来也真巧,北大教授胡适先生常常去会馆看望他的朋友,每次都从沈从文的住房前经过,总是看到一位乡下青年在埋头写作,感到新奇。有一次,胡适先生询问了沈从文的一些情况,又看了沈从文写的一些稿件,当即给沈从文写了一封推荐信,沈从文的作品例很快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他更加勤奋地写作,一件件作品相继在北京的多家报刊发表。于是,这些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章冲破了北京文坛的沉闷空气。从此,这个从乡下孤身来京的年青作者引起了一些知名人物的关注。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北京大学教授、大作家郁达夫特意来看望沈从文。他看见沈从文穿着单薄而浑身冷得发抖,便把自己颈上的围巾取下来给沈从文系上。随后,郁达夫还把沈从文带到附近一家羊肉馆美滋滋地吃了一顿,临走时还把沈从文的稿件带了几篇推荐到报刊发表。此后,沈从文在同乡的帮助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一边写作,作品源源不断地发表,名声一天天大起来了,他终于从小天地走向了大世界。
再后来,在徐志摩等人的推荐下,沈从文又走上了讲台,在多所大学执教,直至成为北京大学的文学教授。
【思与用】从小天地走进大世界,沈从文遇到了许多好人,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和提携,恐怕一时难以进入大世界。但是,这首先在于他自己的努力,是他的努力和实力感动了这些人。古语说“吉人自有天相”,天相吉人,不相懒汉,首先得是“吉人”,“天”才会助你。机会是天赐的,其实又是自己争取得来的,指望天上掉馅饼是可笑的。适用话题:信念、机遇、耕耘与收获等。
被迫与文学告别
1948年,解放军已兵临北平城下,国民党军队退守城内,两军对峙。一大批文化名流接到国民党通知,限期南下。北大教授、著名作家沈从文也在名单之列。但饱经离乱的沈从文毅然决定留下,同时留下的还有他的朋友杨振声、朱光潜、梁思成、金岳霖等教授。沈从文此时的心情其实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对新时代的来临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担心跟不上时代步伐,因为他毕竟是一个游离于两个政党之间的自由主义作家。就在这时候,香港出版的第一期《抗战文艺丛刊》登载了郭沫若的一篇文章《斥反动文艺》。文章犀利而尖刻地给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人画像,指责沈从文是个专写颓废色情的“桃红色作家”,将沈从文定性为“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斗争情绪”的反动文人,并说他“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着”。在这种翻天覆地的时刻,郭沫若如此刀光剑影的批判文章,对沈从文无疑是晴天霹雳般的致命打击。1949年初,北京大学校园内又打出了“打倒沈从文”的标语。内忧外患之下,沈从文两度自杀未遂。肉体性命捡回来了,但作为作家的精神生命,却已被这汹汹的风潮给活活吓死。1949年7月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他与京派理论家朱光潜、沦陷区女作家张爱玲等都被排除在外,同时他还被赶下北大的讲台。从此,沈从文搁笔,转而从事文物研究工作。文革结束后,对人提及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沈从文竟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哭起来。
【思与用】一个在中国文坛大放异彩的作家,
突然停止了他在文学天空的飞翔,只能靠研究古代服装和战国铜镜来打发岁月,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一种思潮的出现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不必去追究个人责任,只能坚定一个信念,加强反思,总结教训,坚决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文明的发展,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适用话题:反思、良知、命运与时代等
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他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化15年时间写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在1981年得以出版。他在研究中国古代铜镜战国镜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在《铜镜史话》一书中指出:“战国铜镜以它规范化的形制、精美的装饰纹饰见称,这标志着中国古代铜镜已经从早期的稚朴走向成熟,楚镜是其中很有名的一种。”
沈从文告别文学多年,但文学没有忘记沈从文,就在他潜心研究在古代服饰和战国铜镜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看上了他。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马悦然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这一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准备将当年文学奖颁给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颁授给在世的人,马悦然屡次劝说委员会,破例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沈从文,但委员会未能采纳,马悦然最后哭着离开了会场。
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佩尔·韦斯特伯格在2012年回忆称,他在加入瑞典学院前,知道沈从文“非常非常接近获奖,但是他不幸去世了”。
【思与用】半生受尽委屈,最后得到一次褒奖的机会,却又因为早逝了几个月而落空了,老天似乎太不公平。历史虽然顾及不了许多细节,但它总体说来还是公平的,一个人到底如何,不在于某个人物的评价,不在于某个奖项的得失,而在于人心。沈从文被尘了几十年,一阵风又将他吹活,这便是历史对他的最真实的肯定。适用题话:公平、荣誉、得失等。
“传奇”沈从文:不让作品成“火炬”
永玥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这是网络上流行语,传说可能是虚构的,沈从文不是传说,他是传奇,一个四年级还没毕业的学生,再进学校时却是以大学教授的身份。他一生创作了1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包括200篇小说,仅从数量上说,他都是绝对的第一。当我们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会发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是唯一在海峡两岸都被封杀的作家,一封杀就封杀了30多年。这并非他愿意与众不同,而是他思想的独立性。
有的人说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它有它的标准,但从100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所有的获奖名单来看,一些杰出的、优秀的作家很多都排在里面。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偏见的,那么诺贝尔奖是所有有偏见的事物当中偏见最少的。能够进入诺贝尔奖提名名单,一定是沈从文的成就所致。就如马悦然所说,沈从文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最大的遗憾,不是沈从文的遗憾。
所有的评价都不是独立的,沈从文究竟有精神高度?当我们评价他时,必须拿另外一个巧克力来比较。湖南吉首大学张建永教授以陈独秀、胡适和鲁迅为例,和沈从文进行了比较。作为晚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沈从文还在偏僻的一支土匪部队里面当士兵,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新思想的他看的是杀人、满脑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新文化运动的三大主将,他一文不名只带着四年级的小学文化来到北京,在接收到他所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后,就一辈子在捍卫着、没有改变。
沈从文有个体的自大,他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髓牢牢记在心里,追求自由思考的权利,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被国共两党否定,被海峡两岸否定。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他的态度是尊重的,他没有‘正义的火气’”,张教授说,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老人。自由的思考不仅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一种世界观。
沈从文的作品优美温柔,人物非常诗意化,所以有人评价是田园牧歌式的,他自己也说过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浪漫派诗人。他的作品里看不到阶级斗争,只有些像水手、妓女、老板、士兵这些下层的人物,看不到他对旧社会很明显的批判。但如果仅仅通过他文章的字面意义就以为他跟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写的好像是跟社会的关系不太大的东西,则是对他最大的误解。他的作品是大政治,不是小政治,是大文化,不是小文化。
沈从文说过,你们希望我的作品成为火炬,成为炸弹,我存心不让看到你们这些。鲁迅的小说是投枪和匕首,而沈从文说他的小说不是火炬,也不是炸药,他强调的是文化的重建,而文化重建是需要从灵魂深处去逐渐融化掉那些封建的东西,那条甩在我们脑后的封建的尾巴是要慢慢地剪掉的。
沈从文的“重建”不是毁掉一个周庄重建一个上海,而是要看一看哪些东西可以通过我进行创造性地转换纳入到我新的结构里面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他是传统的,又是超越传统的,他学西方,但也是超越西方的。
(选自2010年07月25日《南方日报》)
【点评】当沈从文从尘封中被解放出来的时候,许多人以为这是政策的大度和文化的宽容,而心底却还是觉得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作品是没有思想高度的。文章针对这种思想认识,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了沈从文作品的思想价值,向读者展示了沈从文作品的思想高度。是的,投枪和匕首是文化和政治,远离火炬、炸弹的“重建”也是文化和政治,而且是大政治,不是小政治,是大文化,不是小文化。中国人头上的辫子早在一百年就被剪掉了,可那条甩在我们脑后的封建尾巴是要慢慢地剪掉的。
【沈从文语录】
○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宁可在法度外灭亡,不在法度中生存。
○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