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及录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广东2021年新高考考试及成绩公布、录取批次及计分方式、志愿报名、备案、录取等安排正式发布。
根据国家部署,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起实施。2021年是广东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与2020年高考相比会有哪些变化?梳理实施方案发现,2021年广东高考将延长一天,考试科目调整为“3+1+2”,满分为750分,但分数计算方式不同。此外,在备案录取方面,2021年广东将实施高校专业组备案,普通本专科批次设置45个平行志愿。
焦点1:
考试科目为“3+1+2”,语文、数学、英语采用全国统考卷。
与2020年高考相比,2021年广东新高考每年举行两次,即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夏季高考由三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三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抽查科目组成,实行“3+1+2”考试模式。艺术、体育类考生还需参加相应专业艺术考试。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采用全国统一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凡参加高考的考生均须参加考试。外语选修科目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中的一种。外语为英语的考生须参加由广东省自行组织和举办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三门科目,是根据考生报考院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一门科目,从思政、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选两门科目(简称“四选二”)组成,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由广东自主设置。
不同类型考生具体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其中,普通考生(物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选二;普通考生(历史)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四选二;体育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物理)或普通(历史)考试科目基础上加体育实践科目;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广播电视编导、艺术院校考核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物理)或普通(历史)考试科目基础上加艺术实践科目。
焦点2:
高考加一天;数学科目不分文理
根据实施方案,2021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分3天举行。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时间和时长与改革前一致,其中语文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考试时长各为120分钟。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综合选考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政、生物5门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6月9日上午化学、地理有75分钟休息时间,下午思政、生物有75分钟休息时间。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2021年高考数学科目不区分文理科、物理与历史。
在文化总分构成方面,2021年广东高考分数线与2020年相同,均为750分,但计算方式不同。其中,普通类(物理)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门选修课;普通类(历史)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四门选修课;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四门选修课;艺术艺考(广播电视导演专业除外)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为文化课成绩×40%+艺术艺考成绩×2.5×60%;广播电视导演专业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为文化课成绩×60%+广播电视导演艺考成绩×2.5×40%; 体育艺考考生成绩总分为:文化课成绩×40%+体育艺考成绩×2.5×60%。
对于各科目分数线,省教育考试院介绍,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最高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思政、地理、化学、生物各科最高分均为100分。物理、历史按考生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思政、地理、化学、生物按考生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体育、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广播电视编辑与导演专业满分均为300分。对于选择英语作为外语的考生,英语总成绩=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四舍五入);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英语听力与口语试卷成绩÷3(四舍五入)。
那么,绩点是如何换算的呢?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思政、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按照考生绩点数计入高考总成绩。绩点计算以30分作为绩点起算点,满分为100分,1个等级计1分。思政、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选考科目的试卷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人数占比大约分别为17%、33%、33%、15%、2%。将A至E级考生的试卷成绩按照比例换算规则换算为100-83、82-71、70-59、58-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出每个考生的绩点。
焦点3:
三批志愿数量不同,按照院校、专业组进行备案
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关心2021年招生批次如何划分、录取顺序如何确定?
根据实施方案,暑期高考分为提前录取、本科、专科(高职)录取三个批次。其中,提前录取批次又分为本科提前录取和专科提前录取两个部分。本科提前录取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开始前,专科提前录取部分安排在普通本科院校招生结束后、普通专科招生开始前。
志愿者设置方面,部分高校本科招生志愿者设置包括:空军飞行招考院校1个志愿者;军考院校(含军、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飞行招考院校等需要进行政审、面试、体检的院校)平行志愿10个;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参考)及经批准的本科艺术专业“统考+校考”各1个志愿者,校考志愿1个;经批准的非军事本科院校师范、农林、小语种专业平行志愿20个;本科教师专项计划平行志愿10个;本科卫生专项计划平行志愿10个;大学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测评等特殊类型招生各1个志愿者。部分高校专科招生志愿者设置包括:专科招生平行志愿5个; 10名大专院校健康专项计划平行志愿者。
本科批次中,普通本科院校(含地方特色专业、民族班、各类预科班)45个平行选择;文艺体育类本科院校统考20个平行选择;艺术类本科院校“统考+校考”2个顺序选择;艺术类本科院校校考2个顺序选择。
专科(高职)招生批次中,普通专科45个平行选择,文体专科20个平行选择进行统考,艺术专科2个顺序选择进行校考。
与2020年高考相比,2021年暑期高考普通类、文艺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也有较大变化。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批次各类高校均采用学院专业组录取模式。普通类分为物理、历史类广东省高考总分,单独抽签,单独报送录取;文艺类不分为物理、历史类,按计划类别统一抽签,一并报送录取。
其中,普通本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物理)、普通(历史)本专科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结合生源情况设定;艺术体育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考生文化成绩、专业成绩等因素为依据,结合生源情况综合考虑,分专业类别划分,对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广播电视编导、体育等专业设两个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
焦点4:
按照“学院及专业组+专业(类别)”填写申请表
2021年广东高考考生将按院校专业组填报,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独立申报,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立项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有6个专业申报和1个接受专业调整的选项,考生可以全部填报,也可以选择只填报部分专业。
省教育考试院透露,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志愿单位、志愿数量、填报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
从志愿者单位看,改革后以“学院及专业组”为填报单位,一个学院划分为若干学院及专业组,一个学院及专业组为一个志愿者,按照“学院及专业组+专业(类别)”的方式填报志愿。
从选择数额上看,改革后普通本、专科各有45个平行选择学院和专业;实行平行选择的文科、体育类本、专科批次各有20个平行选择学院和专业。
从报考要求来看,填写报考表时,考生选修科目需符合意向院校专业组的选修科目要求。普通类分为普通类(物理)、普通类(历史)两个专业,文体类不区分物理和历史,文体类考生选物理和历史专业将一起排队,总分较高的考生将优先考虑。
据省教育考试院介绍,志愿填报和录取采用“高校专业组+专业(类别)”模式。“高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内对考生选修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别)的组合。一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高校专业组”,每个“高校专业组”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专业(类别)。同一“高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别)对考生的选修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高校内对考生选修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别)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高校专业组。
很多考生关心的是,自己填写申请表时选择的选修科目与高校的选拔要求如何对应?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高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广东省高考总分,分别提出了本高校招生专业(类别)选修科目要求,考生应根据各高校招生专业(类别)选修科目要求准确报考。
考生第一志愿专业须符合学院第一志愿专业要求。选择物理学科的考生只能填写物理学科组合下的学院及专业,选择历史学的考生只能填写历史学科组合下的学院及专业。
同时,高校对选修科目也有要求,选修科目分为四种情况。其中,若选修科目无要求,考生只要满足第一志愿科目的要求即可报考;若有一门选修科目有要求,考生必须选择该科目才可报考;若选修科目有两门,且均为必修,考生必须两门都选好才可报考;若选修科目有两门,但只有一门是必修,考生选择其中任意一门科目即可报考。
焦点5:
实行分院校、分专业录取
转学只能在学校的同一学术组内进行
根据实施方案,在备案录取方面,改革后主要变化有:由向学校备案改为向学校专业组备案;考生须在学业考试中通过相应资格考试科目。此外,专业调整范围也不同,改革前专业调整志愿是指在招生学校未完成专业范围内可进行专业调整,2021年专业调整只能在同一学校专业组未完成专业范围内进行。
每批次的录取办法是怎样的?据省教育考试院介绍,普通专业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所选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学历教育考试三门科目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测评录取;艺术体育专业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全国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所选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学历教育考试三门科目成绩及对应专业艺术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测评录取。
省招生办公室在提交申请时向招生院校提供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招生院校在招生规定中明确。因招生人数不足造成的空缺,在招收志愿时结合招生情况确定。
如何理解高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规则?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是以高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随心所欲”的原则进行填报。
提交平行申请时,按照考生申请分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查找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的申请。只要在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的申请中找到符合申请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将申请提交至该院校专业组。申请提交后,其他所填院校专业组无效。若无符合申请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无法提交申请。上述流程完成后,无论考生是否提交档案,均视为考生享有了本批次平行申请的机会。若考生档案已提交至某一院校专业组,后因故撤回,则将不再提交至本批次平行申请中的其他院校专业组。
除夏季高考外,2021年春季,职业院校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业考试为主)招生录取,普通高校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3+证书)招收中职毕业生。录取模式也按照高校专业组备案录取模式实施。除3+证书本科班和西藏、新疆班外,每个高校专业组均有6个专业选择和1个是否接受专业调整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