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今年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作为试点“首发队员”之一,浙江为了新高考顺利实施,已经努力了十年。这段时间,普通人很难全面了解这段经历。
十年变迁,润物细无声。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是新高考最重要的考量之一。文理融合、选科考试、多元化招生、综合评价等一系列高考改革措施,显着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在选择中成长,在磨难中前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描绘出独特的风景。
继“新高考十年浙江,看到成长新景象”和“新高考十年给浙江带来哪些新变化”之后,我们继续送学生、老师、高校、专家等关于新高考的亲身经历。感受和想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聆听同学们的选择与成长经历,共同回顾这段历程,感受新的脉搏。
从你的兴趣出发,发挥你的潜力
高考改革的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一方面,“3+3”的学科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匹配科目,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另一方面,外语和选修科目两年一考、平行志愿填报、综合评价,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一考决定人生”的传统局面,减少了考试结果的偶然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多元化的继续教育途径。
同时,新高考的综合评价和多元化招生也凸显了高中学习升学的多节点性。从选课、学业考试,到一月选考、六月高考,再到“三位一体”、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专项招生考试,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高中学习的完整链条。和进步。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只是被动地遵循课程安排,你很可能会茫然地面对高考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兴趣为导向,树立整体意识,分清轻重缓急,系统性、阶段性地安排学习。
(▲杨淑仪,女,2022年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通过强基计划招生升入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
自我探索、改革成长
新的高考给了我很多选择浙江高考科目,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机会。我认为,高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规划和行动。经过与老师多次交流,我决定申请“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我们在努力学习各科课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学科素养。高考的挑战就像磨刀石。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它把我磨练成了一个更加坚韧和成熟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探索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实现了自我成长。
回顾过去,这次高考改革不仅是教育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我个人成长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培养了我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为我提供了探索自我、追求梦想的广阔舞台。对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新高考的同学们,我想说浙江高考科目,珍惜这个选择的权利,勇敢探索未知,不惧挑战,不惧失败。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阶梯。
(▲阮松奇,男,2022年毕业于惠普中学,通过三一综合评价招生进入中国计量大学)
农村学子,跨越千山万水的求学梦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在我们村子和小县城的一个小地方长大。这一小片区域,就如同孙悟空画出的金刚防护圈一样。直到高中我才离开过它。
高考前,我在省重点大学“三位一体”面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次采访让我人生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县城的我,第一次有机会独立旅行。这不是受他人领导和保护,而是因为你所做的选择而采取行动。我在偌大的校园里走来走去,走过图书馆,看到正在进行的社团活动。这次经历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大学生活。这就像一股新鲜空气流入我紧张的备考生活中。我真的开始憧憬大学,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
农村单招生高校专项规划和地方专项规划是国家为更好推进高质量教育、让更多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政策。我出乎意料地成功考入了当地的特殊项目。以我的高考成绩来看,我距离进入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几分的距离。然而,当地的特殊项目却给了我“减分录取”的机会。我成功地踩在了这个踏板上,通过了高考,从“浙江西藏”到了“人间天堂”杭州。我有机会更深入地学习,以更广阔的视野探索荒野,最终回到家乡。的教育。
(▲刘永平,女,2021年毕业于景宁中学,通过地方特计划招生进入杭州师范大学)
记录我想要的,面向草根的专业
按照浙江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当年普通录取分数线,我的分数不够。在多批次招生模式下,通过当地卫生人才的定向培养,我顺利进入该专业,完成了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五年的学习。在我看来,新高考的多录取招生模式对于考生来说是有好处的。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考入优质院校的优质专业,实现梦想。进一步在梦想大学构建自己的未来,避免转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增加考生的遗憾。
(▲耿传豪,男,2017年毕业于玉环中学,通过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进入浙江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现就职于玉环卫生院防治科)
专业的并行志愿服务帮助我摆脱了选择的纠结和焦虑。
新高考80个平行选择将最大程度地抛开你对调整和滑点的担忧。它给了你在即将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时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学会在个人利益和家庭期望之间找到平衡,在地理位置和学校环境之间做出权衡。还记得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我在家里随意拿起一张纸,上面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志愿者,也和妈妈发生了很多争吵。我的大学室友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使用传统的申请方式。一位被转学的室友听到平行申请的消息后既惊讶又无奈。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种无奈其实是因为我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的,而她为了确保录取只能退而求其次。
如果让我选一个词来连接我的故事和新高考,我想我会选择“勇气”。勇敢脱离文科、哲学的既定模板,第一次考试后果断放弃一些科目,坚决为自己选择一条未来的道路。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前进的信心,支撑我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新鲜和真诚。
(▲陈一曼,女,2023年毕业于宁海中学,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法律双学位实验班)
珍惜自己的选择,从挫折中获得成长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深深体会到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好处。这次改革不仅帮助我掌握了更全面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高考期间,给我带来最大挑战,同时也给我最大机会的,是让我“考两次”的选拔制度。第一次考试,我的地理科目只考了64分,这让我开始反思和面对自己的问题。第二次考试,我顺利的取得了近20分的进步。这次经历不仅是我第一次面对挫折、调整自己的经历,也是我继续进步的宝贵机会。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以及挫折背后的成长和收获。进入湖州师范学院后,我从迷茫、茫然到努力拼搏、毅然前行。从获得三等奖学金到获得国家奖学金,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获得A类竞赛10项。其中省级以上荣誉7项。
(▲沉玉凤,女,2021年毕业于桐乡高级中学,现就读于湖州师范学院)
精选特色学科,改革收获意外红利
那些天,我想了很久,想过重读,也想过毁掉它。庆幸的是,“一试决定一生”的悲剧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记得大约几个月前我参加了杭州大众点评的“三位一体”采访。提前填了几个喜欢的专业后,我终于考上了杭州电安的数学专业。
浙江是唯一开设技术类科目的省份。进入大学后,我明显感受到了选修技术科目带来的红利。他们能够比外省的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机语言;浙江学生更愿意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作为教育大省,浙江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虽然竞争的压力确实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朱诗英,女,2023年毕业于天台中学,现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生感言摘自正在准备出版的论文集《我与新高考改革一起成长》)